甲年復活期第3主日 路24:13-35FERNANDOARMELLINI神父視頻的抄錄
祝大家復活節快樂!
為理解今天福音的訊息,這是新約中最美的訊息之一, 我覺得盡可能把這段福音放在當時成書的時間和地點上去理解會更有幫助。 作者路加是Antioquia的一個醫生, 他在復活節之後大約10年皈依。然後,他去了Macedonia地方一個非常富有的城市斐理伯。聖保祿在這城裡建立了他喜愛的教會。因為除了非常熱誠之外,他們也很大方。 他們總是資助聖保祿旅行的費用和他的使徒活動。
在背景中, 我放了一幅壯觀的斐理伯的「市集」圖 我想讓你們注意,這個市集中所標注的地方很重要:那是斐理伯的圖書館。你們也會讚歎這圖書館的房間。我強調,因為路加在斐理伯生活了幾年,他肯定花了很多時間在這裡,因為他是經典書籍的熱心讀者。
為理解這段福音的訊息,我們需要記住路加所在團體的基督徒所處的狀況,因為要回答他們心中的問題,路加寫了厄瑪烏二徒的事。他們處於什麼狀況呢? 那是一個危機的時刻。這是多米仙皇帝的時代, 他就是默示錄中說的「野獸」。 基督徒被邊緣化,受歧視,被侮辱,很多人沒有抵抗。他們離開了團體回到外邦人的生活。斐理伯是人們回到世俗福樂的好地方。這城市很富有,在Pangea山上有金礦,有非常肥沃的平原,得著Gangites河水的灌溉。
這是這段福音的第一個背景。然後,復活節之後60年過去了。現在是第三代基督徒。開始停滯不前,每個認識納匝肋人耶穌的人幾乎都過世了;來自斐理伯的路加團體的基督徒,尤其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們也能找到復活的主嗎?如果我們從未見過祂,從未親眼見過祂,從未用手觸摸過祂,也從未和祂同桌共飲過,我們如何為祂的復活作證?因為這些是可信的證言, 我們就滿足於相信別人給我們記述的嗎? 然而,因為那些為祂的事蹟作證的人是可信的,就堅持信從基督;這為堅持信仰足夠嗎?我要說不夠。 這是常識推理的一個結論。
信仰是讓一個人愛上另一個人,讓你愛上基督。引起迷戀不足以讓人覺得所記載的祂的事蹟有多美。 你需要有與祂相遇的個人經驗,這樣,人才能靠這種吸引力來帶領我們,將自己的生命與祂的生命聯合在一起。我們喜歡這個路加。為什麼?因為他是我們中的一個。路加不認識納匝肋人耶穌,就如我們沒見過祂一樣。路加皈依基督,因為他感覺到了宗徒們講論的基督。最後,他以和我們同樣的方式遇到了基督 — 藉著福音。福音告訴了我們宗徒們所告訴路加的。但這相遇足以激發對基督的熱誠嗎? 答案是不足以。
與基督的一種個人的相遇是需要的: 經驗復活的主。讓我們試著重讀厄瑪烏二徒與復活之主相遇的故事,把它當作路加的經驗以及我們蒙召去經驗的比喻,就如路加做的。
在福音中我們將聽到有兩個門徒走向厄瑪烏。一個叫克羅帕,另一個沒有名字。 既然那門徒沒有名字,我們可以看到,路加的靈性經驗。他經驗到了復活的主。他給我們提供了他的經驗,為使我們也能有這樣的經驗。
讓我們聽聽這個故事:
同一天,一周的第一天,耶穌的門徒中有兩個人往厄瑪烏去, 那村離耶路撒冷約十一公里, 他們在路上談論著所發生的一切。 正交談討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與他們同行。 可是他們的眼睛被蒙蔽了,沒有認出祂。
在厄瑪烏的這兩個門徒是誰呢? 這兩人屬靠近耶穌的那群人,兩個我們今天稱之為虔誠的門徒,他們參加會議、課程、退省,我們總是可以信任他們,他們總是隨時待命。 就是他們離開了耶路撒冷,他們離開了團體做他們自己的事去了。他們是誰? 一個是克羅帕,但路加為什麼沒有提另一個人的名字呢? 難道路加忘了他的名字?不是的,否則他不會提第一個人的名字。
第二個門徒,無名氏,顯然是路加邀請他團體中的基督徒把他們自己的名字放進去,(自己的名字)和克羅帕同行去見復活的主,去看復活的納匝肋人耶穌。祂與團體同行,但門徒的眼睛看不到祂,看不到祂就在他們身邊。他們退縮了…… 為什麼呢?這是一個危機的時刻,就如發生在斐理伯的事,這是令人失望的時刻。 等候先知預言的天國;他們在等待並失望了。 他們走開了,他們走自己的路去了, 因為他們確信不值得繼續等待一個已經宣告了,卻似乎已經失敗的新世界。
我重複一下,這是路加團體的基督徒所處的狀況,讓我們也來看看我們今天的教會所處的情形。我們看到,就如在斐理伯一樣,有很多人離開了教會。 斐理伯的很多人取笑他們,因為他們繼續等待上主的來臨。這種嘲弄的表達在伯多祿書信中可見一斑:主來臨的許諾有什麼效果嗎?從我們的父母閉上眼睛那刻起,一切仍保持創世之初的樣子,什麼都沒有變,更好是回到現世生命的具體問題上。
就如厄瑪烏的兩個門徒,也是路加團體中的很多基督徒,他們走了。我要說的是我們今天的教會中也發生同樣的狀況。然後,他們要去的地方是厄瑪烏。他們走了,因為他們失望了。路上發生了什麼?他們談論發生的一切,談論著…… 希臘動詞是辯論。怎麼可能是辯論呢?他們是朋友……是的,他們失望,但值得辯論嗎?為什麼會這樣呢?他們生彼此的氣,吵架,他們不高興拋棄了團體。每個人都在找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因為他們不甘心。
有點像今天。有人離開了團體,因為他們不喜歡;有些事不應該存在,然後他們開始彼此責怪……「是保守派的錯……」,「不,錯在於革新者。」吵架沒有帶來任何喜樂。如果他們彼此和好,他們將會說,這經驗的結局很慘……耐心,讓我們這樣傷心地接受吧!但不要吵架,不要繼續尋找不存在的答案;讓我們各走各的路。很多次,當事情不順利時,總是要找個罪魁禍首。指出是某人失敗了,因為傷心的感覺和不滿意的情緒想要發洩。
這是我們今天所聽到的,一些離開團體的人非常重要、非常虔誠的基督徒所抱怨的。他們在外面不快樂,繼續發洩,指責讓他們失望的情況或人物。我要向著這些人說話,他們是易受傷害的,因為如果他們沒有經驗這種痛,說明他們從未愛過這個團體。如果他們漠不關心, 他們很容易被安慰。但這也說明他們不太關心教會團體的生活。當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
這是一個傷心的場景,耶穌就在他們身邊,但他們的眼睛被蒙蔽了,沒有認出祂,沒有奇蹟。耶穌不是想要在被看見之後給他們一個驚喜。不是的,祂總是走在這些門徒身邊,是他們的眼睛看不見。
這兩個人就是我們,繼續愛基督徒團體,但同時,又對發生的事生氣,因為事情的進展不是我們預期的。現在我們看來是孤獨的,我們忘了耶穌在我們身邊,因為祂在,但我們的眼睛阻礙我們認出祂來。
讓我們現在聽聽耶穌如何開始和這兩個門徒對話:
祂對他們說:「你們一路上談論的是什麼?」 他們就站住,滿臉憂愁。其中一個叫克羅帕的回答祂說:「難道禰是在耶路撒冷, 唯一不知道這幾天發生什麼事的旅客嗎?」祂問:「什麼事?」 他們回答說:「關於納匝肋人耶穌的事。祂是個先知, 在天主和百姓面前,行事說話都有能力。但是我們的司祭長和民間的首領把祂交了出去, 判了死罪,釘在十字架上。我們還希望祂是要救贖以色列的呢!還有,這些事發生已是第三天,我們中的一些婦女使我們驚訝。她們清早去墓地,沒有看見祂的遺體,她們回來說見了天使顯現,天使說祂復活了!我們中有幾個同伴去墓地查看,發現與婦女所說的一樣,但他們沒有看見祂。」
讓我們試想像對離開耶路撒冷的這兩個門徒,我們會怎麼回應。我猜我們會立刻 清楚地對他們說:你們錯了……你們討論的是什麼?回耶路撒冷去……耶穌的教學方法不一樣。 耶穌站在受傷的人面前,他們傷心,因為他們愛過基督,他們愛過自己也曾經參與的計劃,現在他們失望了。耶穌想讓他們解釋他們為什麼傷心。祂問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他們一路上談論什麼?
這裡的希臘動詞很美:ἀντιβάλλετε 意思是「彼此擲飛鏢」。我要說的是我們也會遇到離開團體的兄弟姐妹,他們很傷心,因為發生的一些事讓他們難過。他們看到自己的夢想破滅了。他們愛基督和教會,他們不是那些從未很深地和信仰聯繫,只是偶爾表面敷衍的人。不是的,他們愛基督,他們經驗到看見夢想破滅而離開的痛苦。耶穌的教育方法需要用在這些人身上:讓他們的悲傷釋放出來。
他們停下來, 憂傷而不友善地回答耶穌。「難道祢是在耶路撒冷,唯一不知道這幾天 發生什麼事的旅客嗎?」「你住在哪裡?」這和今天離開教會團體的人的回應很類似。他們說:你難道看不見世界上發生了什麼嗎?你難道看不到教會裡發生了什麼嗎?這教會沒有向福音的提議開放,不做決定,也不能做出質素的飛躍, 不能更熱衷於傳道……你住在哪裡?
愛基督的人的這種傷痛必須釋放出來。他們回答耶穌的問題幾乎是在背誦信經: 關於納匝肋人耶穌的事。祂是個先知,在天主和百姓面前,行事說話都有能力。祂宣講愛;但是我們的司祭長和民間的首領把祂交了出去, 判了死罪,釘在十字架上。
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意思是被天主所詛咒的。這是讓他們傷心的事,因為耶穌是個義人,但《申命紀》中說:「凡被懸者是天主所咒駡的」(申21:23)。這就是大司祭想要表達的:耶穌不是殉道者; 正如經上說的祂是天主所咒駡的。
這兩人認識耶穌,祂做善事,祂宣講美好的訊息,但沒有宣講復活。當缺乏對復活的信仰時,失敗就是失敗,生命終於死亡,這是一個無意義的悲劇。 這是這兩個門徒陷入的黑暗。他們繼續說:「我們還希望祂是要救贖以色列的呢!」
這是他們犯的第一個錯誤。他們期待一個成功的默西亞,他們一點都沒有跳出傳統觀念的圈子。耶穌曾宣講天國,但不是他們腦子裡的天國。他們想的是統治者的王國,而耶穌宣講的是「僕人的王國」。他們等待原來以色列國的復活。他們尋求的是權力,而耶穌宣講的是服務。們看到自己的夢破滅了。
這是他們失望的第一個原因。我要說甚至今天,很多人離開基督徒團體是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希望沒有實現。當你聽到人們說:當我必須和別人一樣解決問題,上天沒有讓我免於某些不幸或某些問題時, 留在基督徒團體,去祈禱,有什麼用?我必須和別人一樣面對生命。 所以,去教會有什麼用?這是第一個錯誤。我們的夢想和天國一致嗎?因為我們的失望也許就在於此。
他們繼續說:我們中的一些婦女使我們驚訝;她們清早去墓地,沒有看見祂的遺體,她們回來說見了天使顯現。
這兩人犯的第二個錯誤。有人開始看到一些事,但他們寧願結束爭論,不想別的。 讓我們想想我們經驗的教會的情形。有人看到了一個未來,看到了教會傳道的春天,而其他人卻失望地離開了。他們探究,在今天的團體中,臨在的先知已經看到了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教會的生命。他們寧願走開,沒證實,他們退縮了。他們的希望破滅了。
他們繼續說……不僅是婦女,還有「我們中有幾個同伴去墓地查看,發現與婦女所說的一樣,但他們沒有看見祂。」他們犯的第三個錯誤。當其他人繼續相信的時候, 他們卻離開了,他們留在耶路撒冷,甚至沒看見復活的主。 一群人繼續尋找光明,而這兩人走了。
留在耶路撒冷的人,並不比厄瑪烏的這兩人所受的苦少,但他們沒有逃跑。
讓我們現在聽聽耶穌如何漸漸地打開這兩人的心智:
祂就對他們說:「你們多麼無知啊! 你們的心如此遲鈍,難以相信先知所說的一切!難道基督不是必須先受這些苦難,然後才進入祂的光榮嗎?」於是祂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經上一切有關祂的記載, 都給他們解釋了。耶穌給他們兩人發洩心中的痛苦的理由,也引出他們兩人所犯的錯誤。現在祂做什麼?祂用了嚴厲的話。你們多麼無知啊!你們的心如此遲鈍, 難以相信先知所說的一切!
祂責斥他們,但後來解釋了他們 走到宗教上的痛苦和困惑的原因。他們走到這一步是因為他們忘記,在天主聖言的光照下來讀這事件。於是耶穌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 把經上一切有關祂的記載,都給他們解釋了。事件仍是一樣的,但以人的標準來讀是一回事,在天主聖言光照下來讀是另一回事。
意義完全改變了,可以理解的;即使是重大的事件,如果在天主聖言光照下去讀, 也會在上主的計劃中,是天主聖言啟示了奧秘。不明白聖經,這兩人不能以天主的眼睛去看發生的事。因此耶穌對他們說:無知,心遲鈍。
十字架的路,如果以這個世界的標準來看,是不可思議的,是一個失敗。但在天主的光照下來看,奉獻的生命才是真正光榮的。接下來,這兩人張開了他們的眼睛,看見了復活的主。
當他們走近要去的村莊時,祂好像還要繼續趕路,這兩人極力挽留祂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因為天色已晚,黑夜將至。」祂就進去跟他們住了下來。當祂同他們一起用餐時,祂拿起餅,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突然開了,認出了祂,但祂卻在他們眼前消失了。他們彼此說:「祂在路上同我們談話,給我們解釋經文時,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他們就立刻起身,趕回耶路撒冷。見到那十一人和同他們聚在一起的人,正在談論說:「主真的復活了!已顯現給西滿了!」 這兩人也述說了路上所遇見的事,以及在擘餅時,怎樣認出了祂。
復活的主總是和路上的那兩個人同行。 因為他們犯的錯,他們的眼睛被蒙蔽,沒有認出祂來。他們到了厄瑪烏。 注意,福音作者避免所有記事的細節。 比如,他沒有說他們找到了家人……他們彼此問候……沒有。主人公還是一樣的。
路加在講授教理。他在記述他如何看見了復活的主,以及他團體中的基督徒和我們如何被邀請在今天看見祂。 天色已晚,黑夜將至。路加的團體就是在這個時刻慶祝感恩祭,在主日擘餅。在路加的團體,擘餅就是用來定義感恩祭的專用詞。
這裡指感恩祭是很明確的。似乎那位神秘的旅行夥伴主持了隆重的聖道禮,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經上一切有關祂的記載,都給他們解釋了。
然後祂作了很好的講道……一個暖心的講道。在感恩祭的慶祝中,首先聖道禮把心暖起來,然後當餅被擘開時,眼睛也被打開了,認出了復活的主。那餅和酒中傳遞的是整個的生命。當你默觀這奉獻的生命時,你會意識到這是真的。我們也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聽到一句點燃我們內心的話時,我們說我們聽到的是真的。
當餅被擘開時, 我們看到了為愛而奉獻的生命,我們覺得內在有一個聲音告訴我們:奉獻的生命不會在墳墓裡終結, 而是安息在天主的生命,復活的光榮中。
就在那時刻,我們看到了復活的主。沒有被聖經光照的人會認為,我們的經驗是錯覺;但那些被天主聖言準備的人,知道一切都是真的,不是錯覺。他們彼此說: 「祂在路上同我們談話,給我們解釋經文時, 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他們沒有因為肉眼再看不到祂而驚訝,但時候到了,在代表交付生命的被擘開的餅面前,他們的眼睛被打開了,因為他們領受了一道光。這光告訴他們,交付的生命要真的進入天主的世界。
此刻,他們成了他們自己的有關復活之主的經驗。和其他人一起宣告他們的信仰: 「主真復活了。」我們可以說,這是主日結束感恩祭的最後一首歌。
祝大家復活節快樂,並善度新的一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