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30主日 路18:9-14 Fernando Armellini神父的講道詞
丙年常年期第30主日
大家主日好!
我們記得上主日的福音中我們聽到耶穌熱誠的勸誡。告訴我們:「你們要常常祈禱。」不是要背誦固定的經文,而是要保持思想和感受同天主的一致。知道如何分辨,在每個時刻,做什麼選擇,做什麼決定;尤其是生活不順的時候,人必須面對不正義時。如果你不祈禱,你就有危險犯錯並做出不符合福音的選擇。
但常常祈禱還不夠,需要好好祈禱。以正確的方式祈禱,因為錯誤的祈禱不行的。誤的祈禱會造成什麼後果呢?它阻礙我們的思想和決定與天主的保持一致。錯誤的祈禱有相反的效果,讓我們越來越相信我們做的是對的天主和我們想的一樣;我們甚至不會想一下天主也許和我們想的不一樣。要知道如果有人想要對我們確信的有任何質疑,並會駁斥我們。
耶穌今天給我們講了另一個比喻來警告我們這個危險,今天的基督徒團體比我們想像的更需要它。這比喻是我們最熟知的比喻之一:法利塞人和稅吏的比喻。這比喻不像乍看那麼簡單。
首先,讓我們聽聽這比喻是講給誰的,耶穌在為誰講故事。明白祂想給誰教訓很重要。讓我們聽聽比喻:
祂對那些自恃為義而鄙視別人的人,講了這個比喻:
記住我們聽的比喻是講給誰的很重要。這比喻不是講給無神論者、非信徒或罪人的;他們不是耶穌想要改化的人。祂講這個比喻是在對義人講,對那些參與禮儀的信徒們,虔誠的門徒們,那些總是去教堂常常祈禱的人。這比喻是講給那些自認為他們只配恭維和誇讚,不是糾正的人。耶穌如何描述這些義人呢?我們注意看看我們是否在這些人物中認出了自己。
第一個:他們對自己的正直感到驕傲,他們趾高氣昂。他們知道所有人必須尊敬他們,他們是正直的。他們確信他們配得天主的祝福和恩惠,因為他們忠於天主的誡命,他們小心翼翼地遵守了法律的所有規條。
這些人的第二個特徵來自他們對自己的道德美的自滿自足:他們鄙視別人。這裡用的希臘動詞非常實際,「exouthenountas」意思是他們根本不把其他人當回事。在比喻中,這些義人就是法利塞人的化身,這就是問題,因為我們認為我們和法利塞人一點關係都沒有;法利塞人讓我們反感;他是一個偽君子,驕傲自大。在所有的油畫中他被描述為傲慢自大的人。觀察一下在聖殿裡他採取什麼姿勢。
這就是比喻的危險;我們同情稅吏,不是我們認同他,而是那個可憐的人現在後悔他做錯的事,但他很謙卑。因此,他值得我們的理解。所以,我們不認同稅吏,但我們不能忍受法利塞人。當我們離開教堂,我們很平靜,這個主日, 我們已經沒事了因為這個教訓和我們無關。但當我們聽比喻,我們將意識到耶穌想要讓我們同情法利塞人,同情義人,同情那些感覺和天主關係不錯的人,我們意識到耶穌正是在給我們講這個比喻,為我們今天的基督徒,這將會讓我們非常不安。
讓我們聽聽這個比喻:
「有兩個人上聖殿去祈禱,一個是法利塞人,另一個是稅吏。法利塞人獨自站著,這樣祈禱說:『天主,我感謝祢,因為我不像其他人一樣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每週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出十分之一。』
讓我們想像耶穌講的這個比喻。在背景中,我放了重建的聖殿廣場圖。觀察廣場的南邊是Regio門廊,它在Siloé水池前面,長有280米;如果你沿著我指的路線,再走250米,你將到達Siloé水池。在南部,有兩個非常的入口,兩個樓梯,一個向東有50米寬,通向三入口門;另一個向西,60米寬,通向雙入口門。現在我將更好地向你展示這兩個臺階:在東邊的是留給司祭和肋未人的。
耶穌從未從那個三入口門進入,因為祂是一個平信徒;祂不是一個司祭或肋未人;祂可以從雙入口門進入,入口在右邊,向上通到廣場;出口是朝下的,在左邊,只有一個例外,有人不從左邊的門出去,而是穿過朝聖者從右門出去,這些朝聖者被理解成我們在信仰內的弟兄,在告訴我們有些東西是必不可少的,他想讓我們這些即將向上主祈禱的人紀念他。這是為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和困難所祈禱的一種美好方式。
現在我要讓你們看看這兩個樓梯是什麼樣的;通向三入口門的樓梯是重建的,三入口門被加了牆,但Annas和Caiaphas或匝加利亞肯定經過這些門,因為他們是聖殿的司祭。現在我要讓你們看這些樓梯它們不是重建的;考古學家把它們挖掘出土的;這是當初耶穌赤腳進入時走的樓梯。當我們看這60米寬的樓梯時,我們可以想像比喻中的這兩個人去聖殿祈禱。
人們去聖殿裡做什麼?去奉獻犧牲,許願,感謝上主並為他們的罪求寬恕。這兩人有同樣的目的,他們都去祈禱。聖詠作者用了非常美的語言表達他們去聖殿祈禱,他們說他們去見天主的面。聖詠第42篇作者被放逐到以色列北部,他祈禱說:「我何時才能再見到天主的面容。」確實,去祈禱的人就是去見天主的面。我們要注意;我們看臉認人,藉著祈禱,我們也認出誰是和我們談話的人,我們天主的面容是什麼。
讓我們常常問自己,我們去祈禱的天主的面容,是否是納匝肋人耶穌的天主的面容,還是經師和法利塞人宣講的面容。在他們的教理中教導的天主的面容,不是真天主的面容。我們要小心,讓我們核實我們祈禱的對象是誰,因為它也可能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天主。當我們向一個手中拿著魔杖的天主祈禱時,我們說服祂一定得用奇跡解決我們的問題…這天主的面容不存在。當我們祈禱時,我們要專注;讓我們問自己,我的天主的面容是什麼?是納匝肋人耶穌的天主的面容嗎?還是別的?
我們將看到這兩人現在去聖殿如何向彼此不同的天主祈禱;他們有兩個面容。哪兩個呢?第一個是法利塞人。耶穌把這兩個人物並放在一起,這兩人是以色列宗教社會的兩極人物。法利塞人神聖正義,遵紀守法;稅吏是猶太社會的糟粕,他們是最壞的罪人。
我們先看看誰是法利塞人。我們對法利塞人有個錯誤的觀念因為福音句子:「經師和法利塞人,偽君子,你們是有禍的!」在我們耳朵裡回蕩。在耶穌的時代,「法利塞人」和我們今天所想像的不同,像一個偽君子,一個只說不做的人。不是的,法利塞人忠實的履行上主誡命和法律。尼苛德摩是法利塞人的領導,耶穌不僅沒有責斥他,還尊敬他。保祿,就如耶穌所做的,也嚴厲地攻擊法利塞人的神學,但他自誇是一個法利塞人,在《羅馬人書》中,他說他們對天主有熱誠。
讓我們仔細看看耶穌如何描述法利塞人:法利塞人獨自站著,因為我們不喜歡法利塞人,我們馬上想到他站著是炫耀他在祈禱,所以,以一種虛偽的方式,他把自己放在天主面前。根本不是這麼回事;站著祈禱是一個虔誠的猶太人祈禱時的正常姿態。他站著祈禱,稅吏也一樣,他站著祈禱。所以,不是虛偽;其實,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站著祈禱;人不在天主前下跪;在我們的父親面前我們不跪下,在耶穌面前,我們也不跪下,因為祂以我們的朋友自居。我們坐下聽祂的聖言,當祂是我們談話的對象時,我們站起來。
跪下來祈禱,不會教導我們培養和天父的這種信賴的關係,祂想讓我們覺得自在。下跪是必須克服的一種傳承的靈修。讓我們到此為止。
所以, 這法利塞人祈禱的好。但有一個問題,他在為他自己祈禱。我們注意希臘文翻譯的意思不是他安靜的祈禱,而是他向自己祈禱,蜷縮在自己身上。這是顯示他的祈禱不正確的關鍵所在;不是因為做錯了事,但這祈禱作的不對。他確信他在向天主祈禱,但事實上他在對自己講話;他在對他腦子裡的天主祈禱,而不是向真天主的面容祈禱。他在向他從辣彼們的教理中學得的天主祈禱,一個他也常常喜歡的天主因為祂推理和他的一樣,思想和他的一樣,一個賞報遵守祂的誡命而懲罰違犯祂的法律的人;一個不想和罪人有任何瓜葛的天主。
他在向這個天主祈禱,但他沒有和祂對話,他在和自己對話;這個他發明和喜歡的天主。他確信他在祈禱,但他不是在向真天主說話。天主成了自我默觀的藉口,因為他和這個天主意見完全統一;其實,這是他的祈禱:「天主,我感謝祢因為我不像其他人一樣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們馬上說他是真誠的。我們認為所有的法利塞人都是虛偽的;不是的,他很誠實。他確信他在天主面前講話;所以,他不能撒謊;他講的是真話,他的心裡話。耶穌沒說他撒謊,沒有,他感謝天主因為他沒有勒索、不義、姦淫,不像某些人很不幸。自然,這困擾我們,因為他把自己和其他人比較,並說他們都不正義,姦淫和偷盜。首先,我們被他指涉的稅吏所困擾。
沒有偏見,但我們承認我們在一個公平、正義、誠實的人面前;讓我們承認這一點。他的美德還沒有列舉完:「我每週禁食兩次。」在以色列只有一個必須守的齋戒日-Yom Kippur,然後,其它的四個都是加上去的。為紀念以色列人遭受的災難,但這法利塞人每週禁食兩次,在週一和週四;週一紀念梅瑟上西乃山,週四紀念梅瑟下西乃山。
他也交十一稅。法律規定在收穫的季節,農夫應該立刻交主要產品的十分之一,麥子、酒、油,牲畜的頭胎。這些是為窮人規定的奉獻,也是為幫助聖殿的開銷和年輕辣彼的培訓。法利塞人很清楚農夫很狡猾,他們沒有交全十一稅;他們的家庭很大,他們試圖欺騙一點;他們捐點東西,但不到十分之一。
當這個法利塞人知道農夫沒有交滿稅,而把從農夫那裡買來的出產帶到聖殿時他做了什麼?他替他們交了。所以,無論我們如何在這個人身上挑毛病,我們都找不出任何差錯。他為自己的正義感到驕傲,當他把自己和別人作比較時,我們有點反感。但老實說,很清楚這些不是嚴重的錯誤,他有很好的理由覺得自己比別人好。我們說如果有這麼誠實、正義、無瑕的人,他們將成為模範公民,即使有點驕傲我們也會高興地寬恕他們。耶穌時代的那些聽眾沒有一個會對這個法利塞人的祈禱感到驚訝,所有人都會這麼說:「每個人都該這麼做;人應該這樣站在天主面前。」
我想我們現在開始同情這個法利塞人了這是耶穌想要讓我們宣告的:「也許大家都應該像這個法利塞人;如果大家都像他,這世界將多美好。」在這裡耶穌想要帶領我們,即顯示給我們我們在祈禱和道德行為上和這個法利塞人一樣的判斷。耶穌什麼都沒說。這個法利塞人是一個好人。
現在讓我們聽聽稅吏的祈禱:
「那個稅吏卻遠遠地站著,連抬頭看天都不敢,只是捶著胸,說:『天主呀,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吧!』」
我們已經聽到法利塞人列舉他的善行,希望得到應有的報酬。法利塞人能向天主奉獻什麼呢?什麼都沒有。他沒有去找法利塞人,因為他害羞;他連抬頭看天都不敢,只是捶著胸;他求上主的寬恕。當我們仔細觀察他時,我們想去擁抱他,拍拍他的肩膀鼓勵他。聖詠103篇說:「祂仁愛慈悲。寬恕一切。」
我們要小心,因為那態度會欺騙我們;他初看起來並不是那麼慈悲親切。他是一個罪犯。他是以色列道德痛苦最糟糕的。他的職業是監督交稅,他的職業是有合約的。羅馬人給他規定他必須交給國家的一定數目,他徵收的其它一切都進入他的腰包。法律允許他增加費用或徵收更多。
簡言之,他是一個被授權的盜賊;開始工作後,他必須為國王的健康向眾神祈禱,所以,他為了錢背叛了信仰和他的人民,因而他是一個甚至剝削窮人的人。猶太人恨他;他不能進入虔誠猶太人的家;但如果他進去了,即使是走錯了,房子裡所有一切都必須被潔淨,甚至是牆壁。他的宗教權利被剝奪;他不能在法庭上作證因為他是偽君子,他的話不可靠;沒有人從他那裡借貸,因為他放高利貸,是一個不可靠的人。猶太法典說這些人不能得救,因為他們將為他們所偷的一切做補償,再加20%。所以,他們不能得救。
現在我們已澄清了這兩個人是誰,讓我們問自己,我們覺得和誰走在街上會舒服:和一個稅吏?我們能忍受得了那些看到我們和稅吏走在一起而給我們冷眼和譏諷的人嗎?或者我們更願意和一個法利塞人走在一起?在大街上,我們將討論神學,因為我們腦子裡有的是不同的天主面容;法利塞人的天主面容和納匝肋人耶穌的天主面容是不一樣的,但我們今天不討論神學。當我們走在街上,我們可以驕傲地和忠誠正義的人同行耶穌沒有對他們兩人的生活作一個到的判斷,因為耶穌贊同我們法利塞人是誠實的,稅吏是一個罪犯。
耶穌的判斷是關於兩人祈求的天主的面容。他們向不同的天主祈禱,那是耶穌想要讓我們好好理解的,那就是我們在祈禱中面對的天主。讓我們現在聽聽耶穌的判斷不是關於兩人的道義生活,而是他們祈禱的對象:
天主我告訴你們,這個人下去回家,成為正義的了;而另一個卻沒有.因為凡自高的,必被貶抑;而自謙自卑的,必被高舉。
耶穌為什麼對法利塞人做了判決並說他回家後沒有成義。法利塞人是好人,他做了很多善功… 只是看一下他的祈禱。他祈禱的對象:天主的面容。他的天主的面容是什麼樣的呢?那是一個法利塞人的面容,一個天主,一個管理人,祂記錄法利塞人做的善功,祂也建議他不要忘記寫下背景中稅吏犯的錯。
天主為法利塞人做了什麼?什麼都沒有;法利塞人宣稱自己為義,他這樣開始祈禱:「天主,我感謝你」;但他為什麼感謝祂呢?這都是他自己做的。如果他向一個真天主祈禱,他的感恩將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我將試著說一下;我將要說:「上主,很久以來我都想來聖殿見你的面;我來告訴祢我是一個快樂的人,我不知道如何感謝祢,因為我只欠祢;我很幸運地在會堂裡聽到祢的話,我也在家裡聽到,從我祖父母、父母口中聽到是這些話引導我的腳步。我也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因為我聽了祢的話;誠然,上主,祢知道我也有走錯路的危險,變成一個通姦的人和一個盜賊,但是你的光明引導了我的腳步,祢的力量使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為這一切我感謝祢。我只能感謝祢,我有這樣的運氣信賴祢。在後面有一個人;我認識他;他有錢有女人,但他是一個可憐的傢伙;不幸的是,他不像我那麼幸運。他從孩子時就迷失了,因為他為了錢失去了理智。上主,讓我瞭解我如何才能幫他找到喜樂的途徑,因為我想讓他和我一樣快樂。如果他的腦子裡有真天主的面容,這才應該是祂的祈禱。
你們可以看到法利塞人不是惡人,他很天真;他不明白不是善功讓人成義。善功是天主使你成義的標記;它們顯示樹充滿生命的果實,但它們不是給樹生命的果實。法利塞人不必放棄他無可指責的生活,但他必須放棄他腦子裡錯誤的天主圖像。
他怎麼回家呢?就如以前,帶著他無可否認的善功,他沒有成為惡人,但他沒有讓自己和真正的天主形成正確的關係。從這扭曲的天主圖像,產生所有的問題。首先是需要劃出義人和罪人之間的分割線,他們認為罪人就像不存在的人。
讓我們現在更近地看看稅吏的關係。他怎麼會被上主定為義人呢?想想比喻中就他是怎麼說的就夠了。首先,他遠遠地站著;他意識到他離天主很遠。上主能夠使他明白,也許是藉著他的一個天使,讓他明白他離天主很遠,遠離生命。他來到聖殿,因為上主使他明白。
他遠離法利塞人,因為他知道他的生活方式與一個忠於誡命的人之間差距很大,他遠遠地站著表明他承認這一點。法利塞人遠比我好;我在生命中做的一切都錯了。「連抬頭看天都不敢。例如,天是代表天主的地方,他在天主前沒什麼可吹噓的。
他只是捶著胸,他為什麼只是捶著胸呢?因為胸膛裡是心;心是所有選擇和決定的地方。他的心中是罪。因此他捶胸,這很奇怪,因為男人從不捶胸;女人才捶胸,她們哭泣,披散頭髮,但一個男人捶胸是不可思議的。他以這個舉動承認他就和女人一樣軟弱,感覺到需要被上主的神所堅固。
我不知道這稅吏是否知道聖詠第51篇,但我相信以他的舉動,他回應了聖詠所說的:「天主,求你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一顆新心。把驅使我犯罪的心丟出去,在我內注入你的聖神,帶領我走向生命。」
然後說:「天主呀,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吧!」他作了一個簡短的祈禱。我們期待就如法利塞人列舉他的美德一樣,他將列舉他的罪。沒必要。如果他聽到法利塞人說他不像後面的那個人,他也許會說:「上主,我和法利塞人所說的正好相反。」他列舉的善功我一樣都沒做。他沒有求不受懲罰當他說「可憐」。他不害怕天主的懲罰,因為他現在明白天主是愛。他想感謝天主因為天主使他明白他必須離開邪惡的道路,他求以祂的仁慈,即以祂的愛,繼續陪伴他所走的艱難路程。
稅吏成為正義的了,因為他有正確的態度允許天主使他成義。此刻,今天的福音開頭的幾句話很重要,因為它澄清了比喻是講給誰的。比喻是講給那些自以為義而鄙視他人的人。這些人不是耶穌時代的法利塞人,他們已經死了,他們是在我們今天的基督徒團體中仍存在的法利塞人因為法利塞人的酵母仍然存在,這酵母讓我們向一個法利塞的天主祈禱,即不做別的只記錄善行、惡行;然後獎賞並懲罰;因而,在基督徒團體中有了美德的靈修這相反天主無條件的愛。
祝大家主日好,並善度新的一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