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年常年期第26主日 路16:19-31
Fernando Armellini神父的講道詞
大家主日好!
路加福音第16章的記述就如一幅對折的畫,講述了耶穌就管理世物的兩個相關比喻。我們上主日聽到的第一個比喻是主人把管家趕走了,因為他沒有好好管理。他被冷落一旁不得不考慮他的未來,考慮在等待他的新生活:該做什麼?他想了想,考慮了所有可能的解決辦法,某個時刻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放棄我的雇員應該給我繳納的所有收入,因為我想和他們做朋友。
耶穌說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沒有聚焦在囤積財產而是聚焦在交朋友。然後祂轉向門徒們說:「效仿這個明智的管家,因為時候到了,你們不能再指望已經沒有價值的金錢,只能靠朋友,如果他們有智慧使他們獲益。他們將把他們帶到永恆的國度裡。這是積極的對折畫的第一個圖片,表現的是一個明智的人。
今天我們看到的是對折畫的負面框架,愚蠢的人出現了,他不計劃將來;他只顧眼前;他沒有意識到生命有始有終。他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將不再需要金錢,而是需要朋友;沒有任何朋友到時候就麻煩大了。讓我們聽聽比喻:
有個富翁,身穿紫紅袍和細麻紗衣服,天天奢華宴樂。在他的大門外,卻躺著一個窮人,名叫拉匝祿,滿身瘡痍,指望以富翁飯桌上掉下來的碎屑充饑,但只有狗常來舔他的膿瘡。
耶穌的比喻中前兩個人物出現了;第一個沒有名字,只用了一個形容詞:「一個富翁,」不是在我們的聖經某些翻譯中的「邪惡的富翁」;沒有記號說他是惡人。讓我們堅持比喻所說的。我們腦子裡有兩種富翁:好的和壞的;好的是享受生活的那種,當然,也做善事,捐款,也許去教堂。他們通常在無聊的事上大肆揮霍,但他們可以用自己的錢做任何他們願意做的事,目前的道德這麼說。還有邪惡的富翁,他們偷竊、剝削。
比喻中的富翁不屬於任何一種。只說他有很多錢。在比喻中,沒有暗示說他不誠實,也沒有說他偷竊,或不交稅,更沒有說他放蕩或是個姦夫。也許他還是個活躍的宗教人士。我們不要把他沒有犯的罪強加給他。另一方面,我們將聽到亞巴郎跟他講話,並沒有指責他有罪。他很富有,這不是罪。
在聖經中,興旺,財富、物質豐富是上主的祝福,天主賜給我們生命所有的美好。富足的人是有福的。如果這人明智,想想他可以為將來交多少朋友。所有,取決於如何使用天主的這些禮物。此刻,我們不能指責這個富翁。他有很大的責任,因為他領受了很多的禮物,他必須按照祝福他的人,即按照天主的計劃和目標來管理這些財物。他必須想好用這些財物做什麼。
耶穌多次警告和財富有關的危險;首先,人們很容易變得貪戀財富,然後他們變成了不正義的吸血鬼,財富成為人們心智上取代天主的偶像。這偶像定義生命中所做的抉擇。我們記得撒在田地裡的種子的比喻;耶穌講到莠子阻塞被撒的天主聖言,阻止它們結果實,耶穌認為這些莠子就是對世俗的牽掛及財富的誘惑。
我們還記得耶穌在上周關於物質和財富所給的審判;祂提到不義之財;因為在這種財富中,總是牽扯著不正義。我們記得《德訓篇》第27章中Sirach在耶穌面前說:「許多人為了財利犯罪;圖謀發財的,必轉眼不顧正義。」祂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圖像:「像木橛插在兩塊石頭之間,他問說罪惡在哪裡插入?罪惡在買賣之中。不正義總是和財富參雜在一起。
這人本來可以按照上主的計劃來管理他的財富;他應該感謝天主為他所擁有的一切。這人穿著如何呢?他身穿紫紅袍和細麻紗衣服。這裡似乎這人立刻開始濫用財物。紫紅色是從軟體動物珠母貝或海絲分泌出來的顏色。在帝國時代,很少有人能穿得起紫色的衣服;那是權力和聲譽的標記。記得產生的紫色造就了提洛和漆冬的財富。他穿著「亞麻布」。
這不是亞麻布,而是一種從纖維裡提取的海產的絲(或海絲)是從地中海裡非常豐富的一種軟體動物中提取的。所以,按照當前的道義,這人沒做任何錯事;他花的是自己的錢;高興的是他能買得起貴重的品牌衣服。但耶穌和今天的道義想的一樣嗎?可以這樣使用事物嗎?這人肯定很富有,物質豐富。我們穿著的方式很重要,因為它代表我們如何願意在人前顯露,我們如何願意被看見和重視。
在新約中有個詞意思是崇拜的目光。有人生活在眾人崇拜的目光中;他們生活在沾沾自喜中,如果他們感覺不到被仰慕和豔羨,他們就鬱悶了。那就是品牌衣服的目的:吸引注意。這主人花費不是為了成為某個人,而是為了炫富;他的目標不是在人性上有所成長;他甚至不想這些,也許他根本就不知道在人性上成長是什麼意思;他只關心吸引注意力。
在聖經中,衣服常被用為一個象徵。聖詠73篇說惡人的衣衫是殘暴和驕傲;他吹噓自己的傲慢就如我們聽到當今的某些政客吹噓他們本應感到慚愧的事,肆意揮霍,他們吹噓自己的殘暴和驕傲,可以建造毀滅世界的武器。聖經問義人的衣衫是什麼:應該是正義。
我們在新約中常看到這種象徵;在弟茂德前書中建議婦女應該如何穿著:「不要用卷髮和金飾,或珍珠和極奢華的服裝,而要以善行裝飾自己…」 (弟前2:9)這才合乎稱為虔敬天主的女人。還有聖保祿前書中也建議如何穿著:「你們的裝飾不應是外面的髮型、金飾或衣服的裝束,而應是那藏於內心,基於不朽的溫柔,和寧靜心神的人格。」聖保祿總結了這個主題;他有幾次談到這一點,說:「你們必須穿上基督」無論誰看見你們應該看見納匝肋人耶穌的美。這就是這個人犯的錯誤,他把焦點放在短暫的事上,他穿的是會磨損的衣服;他把錢花在飛蛾會吃掉的衣服上,飛蛾不會吃納匝肋人耶穌給的衣服。
超越比喻,讓我們試著問自己,我們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我們想要吸引怎樣的目光?我們想要取悅誰?我們如何投資從上主領受的禮物?我們想要炫耀哪種美?外在的美?在這人的紫衣和亞麻衣服下面有什麼?什麼都沒有。耶穌描述了外在的衣服;現在祂告訴我們這衣服下面是什麼:
「他每天奢華宴樂。」這就是在紫衣和亞麻衣服下面的所有:一個吞咽食物的胃口;沒有別的。在這人的衣服下面只有屬前人類的東西,為他而言活著就是參加宴席;他腦子裡似乎沒別的東西。第二個人物是一個窮人,我們得知他的名字叫拉匝祿。
在其它的比喻中,耶穌沒有標注人名,只有在這裡。祂說這窮人的名字是「Eliazer」「天主是我的救助。」意思是天主站在我這邊。並沒有說天主在富翁的一邊,祂在我這邊,即在窮人的這一邊。通常我們知道富翁的名字,不知道窮人的名字。然而,在耶穌的口裡卻沒有出現富翁的名字,他沒有名字;在那個時代的文化中,沒有名字就是無名之輩。
我們記得在羅馬帝國當有人行為不檢時,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置,議員發令這人的名字從所有的公共紀念碑的碑文中抹掉;他的頭像將從硬幣上抹掉。抹掉名字就像他從未存在過。這裡的富翁沒有名字;窮人卻有名字。他在做什麼?他在富翁家門口,滿身瘡痍,指望以富翁飯桌上掉下來的碎屑充饑。那時候,他們不用餐巾;他們用麵包屑,擦完嘴後就把它們扔到桌子下面喂狗。狗來舔那窮人的膿瘡。狗的細節很重要,因為在比喻中,牠們是唯一在世上陪伴窮人的。
這兩個人代表我們世界的現實;這也是在耶穌的時代存在的現實。富翁和拉匝祿的差距。天主同意祂為祂所有的子女準備的好東西,只留在少數幾個人手裡,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所需嗎?我們都知道有關世界上的不平等的統計。數據很驚人;世界上最富有的12個人,或只有11個,比全球一半的窮人人口擁有的財富都多。讓我們想想10%的人類擁有90%的財產;給90%的人留下什麼呢?
比喻中的第3個人物還沒出現:天主。我們想知道祂是否同意祂的東西被這樣處置,囤積在某些人的手裡而其他人卻生活在痛苦中。天主不會出現在比喻中,但祂的觀點已經放在亞巴郎的口中。讓我們現在聽聽貧窮的拉匝祿怎麼樣了:
「後來這窮人死了,被眾天使接去,送到亞巴郎的懷抱。」
耶穌為什麼把拉匝祿放在樂園裡?按照過去的道義解釋,拉匝祿是好人、有德行的人。他們耐性地忍受不正義,因此天主以樂園來賞報他們。這是我們發明的;在比喻中根本沒這回事。一定有原因為什麼耶穌把拉匝祿放在樂園裡。在比喻中沒有說他謙卑有禮,他變窮是因為他遭遇了不幸;也許他賭博揮霍掉他的所有財產,他的膿瘡也許是因為他生活放蕩感染的疾病…
他做了什麼好事被放在樂園裡?在比喻中,拉匝祿沒有說一句話;他什麼都沒有做,他一個指頭都沒動;他沒有走一步路。他總是坐著的;在人間,他坐在富翁的大門口。在天上,他坐在亞巴郎的懷中。整個過程,他都在天使的懷抱中。關於他,我們不知道他是不是好人,但知道他是個窮人,後來他的情況改變了。沒有給我們解釋原因。
我們要注意,因為耐心的好人拉匝祿被賞以樂園的解釋,除了錯誤之外,是危險的,因為這看來似乎是讓人順從,等候來世的改變。這解釋為富翁很好,他們從未太擔心以後在地獄的生活。他們認為他們可以生活在現世的樂園裡。耐心的忍受被賞以樂園,正好被認為是人們的鴉片。
那麼為什麼耶穌把拉匝祿放在樂園裡呢?耶穌不想以這個比喻告訴我們以後的生活;祂不想讓這世界上有拉匝祿。人們發明了這種分配財物的方式,由貪婪的人;這不是天主為世界 的計劃。
在比喻中, 拉匝祿不是好人和謙卑人的代表;他代表的是被剝奪了生命所需的人的狀況。他們被那些擁有本應給與有需要的人的財富的富人而遺忘。然而,這財富卻被荒謬和愚蠢所揮霍。甘地說的很好:「大地提供滿足每個人的需要,但不是滿足每個人的貪婪。」那麼耶穌為什麼把他放在樂園裡呢?只是為了告訴我們天主在窮人一邊,他們沒有被給與天主為他們準備的所需。
整個聖經中,這真理就如詩歌的疊句一般被重複著。記得聖詠140篇:「上主必為受壓迫的人伸冤,也必為貧窮的人主持正義的判斷。」聖詠68篇:「天主是孤兒的慈父,是寡婦的保護。雅各伯在他的書信中也有很美的一段在第二章中;他對那些對富翁表現同情和偏好的基督徒團體說:「天主不是選了世俗視為貧窮的人嗎?讓我們現在聽聽富翁最後去了哪裡:
「那富翁也死了,被人埋葬了。他在陰間裡,受著折磨,舉目一望,遠遠看見亞巴郎和倚在他懷中的拉匝祿。於是他大叫…」
時候到了,暴飲暴食的人和受苦的人走到了終點;我們的生命短暫,所有人都有終點。耶穌想要警告我們什麼呢?不考慮我們的生命要走到終點這一真理,如果我們不考慮,我們將糟糕地管理世物。聖奧斯定說過當一個孩子出生時,他周圍的每個人都預測:「他將很富有、他將很帥、很聰明、他會有好運氣嗎?沒人記得唯一確定的真理是他將會死。」財富有能力使我們昏暈到認為沒有死亡。
這就是發生在那個農夫身上的事,他做了所有的計劃,似乎他的生命永遠不會結束;然而,就在那個晚上,他就沒命了。讓我們觀察比喻中的富翁;他靠著桌子確信宴席將一直持續,他沒有想將來,所以他根本不關心他可能會交到的朋友,這些人在將來也許會對他有用。這富翁最後去了哪裡?去了陰間受折磨。陰間不是地獄,耶穌從未說地獄。陰間是每個人結束了世上的生命後都會去的地方,甚至耶穌也去了陰間。
「他在那裡受著折磨。」這是唯一的一次耶穌提到受折磨,但我們這裡說的是比喻。希臘文說:「Βασάνοις」,此詞來自「básanos」Básanos是一種黑色的矽質石頭,它被用來檢測貴重金屬的純度。想像富翁在陰間被básanos所羞辱。我們已經說了他沒有做任何錯事,他沒有偷竊,他只是富有,因為他很聰明也很幸運。他有很多財產並享受了它們;他們為什麼在陰間折磨他讓他受苦呢?
這些是東方人運用鮮活的想像力創造的。如果任何人想瞭解有關他們的事他只要去讀《厄諾客》書,此書在耶穌的時代很有名;書中詳細描述了惡人在陰間必須受的折磨。我敢保證但丁的地獄與此書的描述相比將是一個度假場所。拉比們用這些生動的圖像因為他們確信這樣的威脅將把人帶回到生命之路;有很多故事像耶穌講的一樣,惡人的結果總是很糟糕。
這些生動誇張的細節只是為了幫助耶穌引起聽眾的注意,因此,以為這就是地獄的痛苦,是完全誤導人。關於此,我重複說,耶穌從未講過。另一方面,如果我們接受這些細節的說法,我們也必須考慮編年史的可能性,即受詛咒的人也能在樂園裡和聖人談話。那麼過一會兒,我們將看到亞巴郎的險惡面,他拒絕給這可憐的乾渴的富翁一滴水喝。
富翁在那裡做什麼?舉目一望,遠遠看見亞巴郎和倚在他懷中的拉匝祿。終於他從桌子上抬起眼睛,看到了他以前就該在他的家門口看到的窮人,但他沒有。他沒有讓這個窮的拉匝祿救自己;因為是窮人才能救你;是他需要天主放在你手中的那些好東西。如果你和他們分享,你創造了愛,你為未來的生活交了朋友;然而,如果你沒有看到窮人,你沒有讓自己得救贖,你保留自己的財物,這些東西在某個時刻就不屬於你了,你將一無所有。窮人救你脫離對財富的貪戀。
我們已經到了比喻最重要的部分,即亞巴郎和富翁之間的對話,這段對話占敘述的三分之二。亞巴郎的話反映了天主的思想。讓我們聽聽:
於是他大叫:「我的父親亞巴郎呀!可憐我吧!派拉匝祿用手指尖沾點水,涼一涼我的舌頭吧!因為我在這火焰裡實在太痛苦了。」亞巴郎回答說:『孩子呀,你可記得你一生怎樣享福,拉匝祿怎樣受苦。如今他在這裡得享安慰,而你要受苦了。更何況我們與你們之間還有深淵阻隔,人想從這裡到你們那邊是不可能的,從那邊到我們這裡也是不可能的。
這分離生死的不可跨越的深淵是什麼呢?這是富翁用一生創造和經營的。這是耶穌眼前的深淵,也是今天的我們眼前的深淵。讓我們想想分開富人和窮人、富有的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深淵,在那些運用知識為自己獲益以及無知的人之間的深淵。那些耗鉅資做整容手術滿足他們虛榮的人他們生活奢侈,花成千上萬美金治療的人。另一方面,有人缺乏救命的藥。在那些有很多房子和頭頂沒有遮雨的屋頂的人之間的深淵。在那些以可恥的方式揮霍創造的資源以及沒有飲用水的人之間的深淵。
讓我們試著分析我們眼前的所有深淵。耶穌不想告訴我們富人在陰間將要承受地獄的痛苦;我們不要把比喻變成一個事件。祂想要告訴我們深淵必須被填平…在陰間,就太晚了。一個人的命運成敗就在這獨特而不可重複的生命中。這裡的行為有永恆的效果。所以,如果你很多財物自由處置沒有錯;這確實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問題是你是否一直富有並把所有分施給窮人而成為貧窮的。如果你手中有什麼東西,在海關會從你手中拿走,你就永遠失去了機會把這些東西變成愛,愛才是會存留的。
我們知道財富有不可抗拒的誘惑力,我們問自己是否有補救辦法救我們脫離這種財富的誘惑。亞巴郎在後面的比喻中指出:
那富翁又說:『父親呀!那麼,求你派拉匝祿到我父親的家,因為我還有五個兄弟,去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來這地方受苦!』亞巴郎說:『他們已有梅瑟和先知,聽從他們便夠了!』但那富翁說:『不!父親亞巴郎呀,假如有人從死者中復活,回去找他們,他們必會悔改。』亞巴郎回答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和先知們,即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他們也不會信服。』」
富有的貪食者關心他的弟兄們的救贖很令人感動。我要說的是在比喻中,他顯得比亞巴郎還好,亞巴郎拒絕給他喝一滴水。這五位弟兄是誰?他們在毀滅他們的生命,和他們的大哥一樣揮霍財物。數字5是一個象徵數字;它代表以色列人,也代表基督徒團體的成員,就像所有人一樣,受到誘惑,沒有把心放在天主身上,而是放在財富,這世界的物質上,沒有把它們分施給弟兄,他們的心繫於這些財物。
他們如何才能從這些財富的誘惑中被拯救出來?需要一個奇蹟。耶穌也這麼說:「駱駝穿針眼,比富人進天國要容易。」現在這貪食的富翁提了一個建議,堅持重複,因為他確信這是對的;他重複兩次:他求亞巴郎顯奇蹟,即送信到墳墓之外,復活一個死人,一個神視,一個顯現,一個奇蹟。亞巴郎可以這麼做,他可以復活一個死人;他為什麼沒有做呢?他說,因為那樣做也沒用,對財富的貪戀比復活一個死人更強烈。即使一個死人復活了,他也不能讓人心脫離對財富的貪戀。還需要別的;祂說:唯一可以讓富翁的心脫離對財富的貪戀,就是天主的聖言:梅瑟和先知。
這聖言本身有一種不可抗拒的神聖力量,當祂穿透人心,就不再讓他們安心,祂會讓他們不安直到讓他們明白:如果他們的心不脫離財物,不分施給需要的人,他們就放棄了愛;即他們放棄作人的機會。這樣的奇蹟只有天主的聖言可以做到。
祝大家主日好,並善度新的一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