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4, 2024

路16:1-13 - 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

 丙年常年期第25主日

路16:1-13

FERNANDOARMELLINI神父視頻的抄錄

 

    大家主日好!


    我們很快將要聽到的路加福音第16章全部是有關管理世上財物的;錢財是立刻引起我們注意的主題。也許有人會說這不是一個屬靈的討論,但為耶穌而言,管理財物必須直接和靈修生活掛掛鉤。當我們說一個人在靈修生活上是一個隱修士,我們的意思也許是他祈禱和默想很多,花時間默觀…這些是很美的。我們說的靈修生活即靠聖神推動,靠賜給我們的神聖生命所推動,那愛的推動使耶穌的整個生命充滿了活力,這是靈修生活。在對立的一面,我們有一個肉體的生活,即由自私所推動,那衝動為我們更自然,就如為自己著想並做我們喜歡的事。


    恰恰就在財物面前我們顯示這兩種生命,兩種選擇,一個由聖神推動,另一個是由肉慾,由自私所推動。生命成功或失敗就在於此,兩者都是為世界和耶穌,你決定和這些財物的關係。因此耶穌如此重視。我們什麼時候說一個人很成功呢?為世界來說,一個人活著時擁有好東西;當他死時,他很富有。富有頭銜、金錢、很多證書。這是一個成功的人,因為他獲得了很多。

從耶穌的公開生活開始,祂說成功的生命是什麼;祂用了「有福的」這個詞。即「恭喜」,你善用了生命。耶穌要說的第一句話正正就是「貧窮的人是有福的」,你決定到生命的最後是一無所有,因為愛,你放棄了一切。祂又立刻補充說:「富有的人是有禍的。」你們在生命的最後擁有很多財物,因為你沒有和有需要的弟兄分享;你把屬於天主的東西留給自己。為耶穌來說,世界認為的成功人物是失敗的。這裡有兩種生命。


    然後,耶穌回到主題,我們幾周以前已經聽過的路加福音第12章:你們要提防,遠離「pleonexia」這個詞在希臘文中的意思是總是渴望得到更多,為你自己囤積。這和耶穌提議的靈修生活恰好相反。聖神沒有讓你渴望得到更多,讓你囤積;而是讓你把這些財物送出去。在第12章33節,祂說:「變賣你們的所有施捨給人。為自己預備永不破爛的錢囊,即是在天上取之不盡的寶藏,那裡盜賊無法走近,蛀蟲也不會咬壞。交出所有。在第14章33節,就在我們的這段福音之前,耶穌清楚地說:「如果不捨棄自己擁有的一切,你們誰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這裡是耶穌給我們的生命提議;在後面的章節中,耶穌將回到這個主題,因為它很重要;選擇決定生命的成敗,即如何管理世物。當主人到達時,你將告訴他,你遵守了所有的誡命。耶穌將告訴你,你仍缺少一樣:變賣你的所有,並施捨給窮人。第16章開始正就是今天福音的比喻。讓我們聽聽:


    耶穌又對門徒們說:「有一個財主,他有個管家被人揭發揮霍主人的錢財。他就叫來那管家,說:「我怎麼聽說你有這種事情?把你經手的帳目交出來,因為你不能再當我的管家了。


    我們聽到的比喻不是講給每個人的;而是講給門徒的。耶穌不期待每個人都明白並接受祂有關管理世上財物的提議。祂知道外邦人將繼續按照市場定律買賣。祂告訴門徒們因為如果他們支持祂的提議,他們就能明白,他們將獲得成功。認識基督是門徒的財富。


    在比喻中,兩個人物立刻進入場景,財主和管家。在以色列,在耶穌的時代,大財主很普遍。在以色列,有三大平原:沿著地中海的Sharon平原得以灌溉非常肥沃;還有從地中海到約旦河的Esdraelon平原,第三個是納匝肋西北部的Megiddo平原。這些平原不屬於窮農民;他們屬於不住在以色列的財主,他們住在帝國的大城市,亞歷山大、厄弗所、安提約基亞;管理這些財產的人是管家。


    為了明白這個比喻,我們必須記住財主和管家之間的關係。管家和財主就他的所得有一個合約。他得到的多餘的就留給自己;那是他的佣金。確實,這些安排讓他們使花招託辭、欺詐、偽造當日的訂單,就如Flavius Josephus等歷史學家們證明的。


    事實上,這些管理人不擇手段,他們唯一的興趣就是盡可能多賺錢。我們立刻澄清一下他們代表誰。誰是老闆?是天主。這是需考慮的首要真理,因為如果一個人陷入錯覺認為有的東西不是天主的,而是我們的,所有的問題就會出現。如果我們覺得我們是某事物的主人,我們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標準去使用它;這些東西讓我們退回到自己,買賣、豐富自己、囤積、因為它們是我們可以商榷的東西。但如果它們是天主的,它們就必須被送到接受者那裡。


    這是要謹記在心的首要真理。這模式是天主,就如聖詠第24篇第一節中說:「大地和其中的萬物,屬於上主;世界和其間的居民,屬於上主。」在《出谷紀》中,當梅瑟站在法老面前,因為那裡有無休止的邪惡,梅瑟對法老說:「當我舉起手,冰雹要停止,因為你必須明白你不是土地的主人;土地不是你的,土地屬於上主。」在《出谷紀》第19章,當天主對祂的人民說:「我選擇了你們,因為土地是我的。」這是門徒必須接受的真理,因為由此真理才會產生管理財物的正確行為。


    在格林多人前書第4章,聖保祿對那些驕傲於自己的能力的團體成員說:「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既然是領受的,為什麼你還誇耀,好像不是領受的呢?在《弟茂德前書》第6章中說:「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界上,我們發現一切都已為我們準備好了,因為天父願意祂的子女擁有過體面生活的所需。同樣,我們也不能從這個世界帶走什麼。」然後,他繼續以大智慧理論說「只要我們有吃有穿,就當知足,因為如果我們開始急於囤積,我們將陷於無盡的麻煩中。


    第二個人物是管家,他必須接受他不能管理財產了。按照他自己的標準,他必須考慮按照主人的意願,這些財物最後要去哪裡;他必須考慮到在某個時候,他得對自己的管理事務有個交代。因為我們都是朝聖者,陌生人、和旅客,但不是閒逛的人,我們有要達到的目標;在我們的旅程中,屬於我們的土地是我們腳下的土地;當我們往前走一步,那土地就屬於別人了。


    所以,如何管理這些財物呢?伯多祿前書第4章談到人是一個管家,祂對已經明白的門徒們說,所以他說:「就如好的管家,各人應依照自己所領受的神恩服侍有需要的弟兄。」《格林多前書》第4章,聖保祿說自己不是主人,而是天主奧秘的管理員。這是我們必須有的警覺性:我們不是主人,而是管理員。比喻中發生了什麼?主人叫管家來,因為他必須有個交待。現在耶穌讓我們明白的是某個時刻,這管家的職位就結束了,為了結束這職位,財主說出了管家的欺騙行為。


    「我怎麼聽說你有這種事情?「你不能再當我的管家了。」我已經說過欺詐和造假是當天的秩序,在這種情況下,事實很清楚。指控是無可爭議的。管家被驅逐。我們對他被趕走的背後的原因不感興趣。耶穌想要告訴我們的是:「要警惕;你是一個管家,但在某個時候,你將被召去報告,管家的職務就結束了。你進入一個新的情況,在這個新生活中,在這新的現實中,你不能再指望你以前擁有的財物因為它們已經傳給了其他人;他們不再是你的了;你必須想想你的將來,你的新生活。


    這是耶穌唯一想要我們記住的。如果我們不記住管理職務會結束,把我們的生命投入到囤積財物上的誘惑,將是不可抵擋的。管家現在明白管家職務已經被剝奪了。門徒已經明白他必須考慮他未來的生活。他知道離開了這職位,他就什麼都沒有了。如何在未來生活中獲得成功?讓我們聽聽比喻中的管家打算怎麼辦:


    管家心裡想:「主人要撤我管家的職務了,我該怎麼辦?挖地吧,我沒有力氣;討飯吧,我又害羞。我知道該做什麼了!即使我被撤職,也會有人願意收留我。


    在比喻的第二部分,我們聽了這管家的獨白,他明白他不能再管理了,他必須想想未來,他的新生活,他問自己該怎麼辦?為能意識到生命的過渡期,這是每個基督徒必須問自己的問題,即在某個時刻管理權被剝奪了,你要問自己,如果我必須準備開始新生活,如果我計劃我的將來,我要做什麼?如果你不想將來,你肯定不會明智地行動。因為你沒有想到一個不可否認的真理,生命有始有終。問你自己這個問題,以我的能力、社會地位、我的專業技能我將做什麼?如果我考慮我的未來,準備我的新生活,我要用我的學位做什麼?因為所有這些事都會過去;即使我的頭銜在某個時刻也一文不值,所以,我將做什麼?


    農夫評估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第一,挖地,他立刻排除了,因為他知道他的工人的工作,他見過他們工作,他毫不猶豫地剝削了他們,他對自己說:「無論他如何工作都不能養活自己」。所以,沒有用。另一個可能性就是討飯,但他說:「我常常都耀武揚威,每個人都向我鞠躬;不能讓人看見我討飯。」他不斷搖頭;他想到他還有的佣金;老闆不知道他跟農夫收的過分的佣金。主人已經開心,田地現在歸他管理,但他不知道這管家可以收斂佣金。


    他想:我可以收佣金,但錢會貶值,也會被偷走;我有油和麥子…我可以放到穀倉裡的麥子,但如果我不立刻把它賣掉,雨季來了它們會發黴,沒人會再從我這裡買了。這些東西靠不住。他繼續思考。某個時刻,他突然有了個靈感,腦子裡亮了一下。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希臘動詞很好:égnon是一個不定時動詞,準確地表示他的腦子被點亮了,使他明白必須做什麼。如果我們考慮如何管理這些財產,考慮未來。


    這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有的靈感 。這靈感是什麼呢?我將靠朋友。麥子會腐壞,錢會被偷走,但朋友不會。那就是他的洞見:「我將賭注下在交朋友上。」讓我們聽聽他如何立刻對他的決定採取行動:


    「他便把主人的債戶一一叫來,問第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他回答說:『一百桶油』管家對他說:『拿出你的欠單,快坐下,改成五十。』他又問另一個:『你欠多少?』他回答說:『一百石麥子』管家說:『拿出你的欠單,改成八十。』」


    比喻的第三幕發生在管家的家裡,他把所有的雇員都叫來了,把欠單改成了他們都同意的數目,這包括屬於雇主的那部分,管家不能動這部分,因為管理權被剝奪了,但還有另一部分在等著他,他的佣金。農夫必須給他,他怎麼做?為了交朋友,他放棄了自己的那份。他明白等待他的生活,因為那些財物靠不住了,但朋友可以靠得住。


    第一個朋友是種橄欖樹的,按照計算,他一定種了150棵樹;他問說你欠我主人多少。他回答4000公升油,他大約得送3000升油。管家告訴他,「拿出你的欠單,快坐下,」我確定我給你的消息,如果你不坐下,你會暈倒。把欠單撕掉,重寫一個,不是100而是50.給這個種橄欖樹的人留下了1500升油。第二個債戶必須給主人交40噸麥子和4萬公斤的穀類。管家告訴他寫成32;20%的都免了。所以,他必須給雇主交4萬2千公斤的麥子。現在他給自己留了8000公斤。


    就如我說的,管家已經虧了,但他卻交了朋友。他做了正確的選擇;他很明智。現在路加記述主耶穌關於這管家所作的決定的的判斷。讓我們聽聽:


    「主人就稱讚這個不忠義的管家辦事精明因為在應付自己的世事上,世俗之子比光明之子更精明。


    上主誇讚這管家的不義。誰是管家呢?不是主人;這裡是主耶穌誇讚這明智的管家所做的選擇,耶穌說他沒有把焦點放在財富上而是放在了交朋友上。並沒有說他是一個不誠實的管家,就如有些翻譯宣稱的,但他是一個不忠義的管家:這種不忠義是指什麼呢?就是耶穌就財富所給的嚴厲判斷。


    當我們管理世物時, 我們是不忠義的。後來我們將聽到耶穌說不義的錢財,充滿不正義的財富。當買一個香蕉時,我們付幾分錢;只有百分之十的收入歸種香蕉的農民;百分之九十都在交易中損失。在我買的香蕉中,也有不正義。


    基督徒必須謹記,他不可避免地會經手和不正義有牽連的錢財。他不該害怕,這是一個事實;但他可以在正義面前恢復所有未善用的財物。管家明智地行動,不是狡猾。他沒有搶奪雇主,他損失的是自己的那部分。耶穌說這是一個好的選擇,「你做了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你把賭注投在朋友上;你已經明白在未來的生活中,財富靠不住,但朋友能靠得住。」


    接下來是打斷這個故事的耶穌的簡短反省。耶穌說,我相信是帶著點幽默「世俗之子,外邦人,按照世俗來管理財物,按照市場定律來買賣。耶穌說這些人比光明之子更精明。祂的意思是什麼呢?觀察這些世俗之子,當他們處理錢財時,當他們有事業時,我們承認,他們很精明;他們運用自己的能力直奔目標,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囤積財富,他們做的很好;他們盡最大的努力。


    耶穌說光明之子也必須盡最大的努力,但和世俗之子相比,他們更脆弱。其他人盡力,然而後者在遵循福音上卻常常猶豫不決,在建設新人類的路上常猶豫不決,新人類是按照上主的標準來管理財物的。耶穌幽默地說:「在我看來,世俗之子在囤積財物上,比我們囤積天上的財富更積極。」


    現在運用耶穌給門徒的比喻,所以是為今天的我們。讓我們聽聽祂的建議:


    「所以,我告訴你們:要用不義的錢財來結交朋友。這樣,當錢財無用時,他們會迎接你進入永恆的家。誰在小事上忠信,在大事上也會忠信;誰在小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必不義。如果你們在世俗的不義錢財上不忠信,誰會把真正的財富託付給你們呢?如果你們在別人的錢財上不忠信,誰會把屬於你們的交給你們呢?沒有一個僕人能服侍兩個主人。因為他若不是厭惡這個而愛那個,就是效忠這個而忽視那個。你們不能服侍天主,又服侍錢財。」


    今天我們聽到主給我們的四個建議。第一個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主用比喻傳達給我們的訊息的整合。祂已經說過:「要用不義的錢財來結交朋友。」這是使用世物的方法,結交朋友。祂稱之為不義的錢財;並不是說它本身是不義的,而是一旦錢財被當成我們的財產,做我們喜歡做的事,就變成了不義的;我們開始囤積。這是個錯誤。把財產分發出去結交朋友。


    耶穌沒有詛咒世俗的財物,因為藉著世物,我們創造愛;但在囤積錢財上,總是有辦法貪污、剝削、或侵吞。耶穌教導你淨化財富。當你分發財富創造愛時,它就變成了好的,即使曾有不義。有兩個建議供我們反省;對照兩個實相:這世界的財富及未來世界的財富。


    耶穌說要小心,因為這世界的財富不會長存,你受誘惑認為它們是絕對的,所以把它們偶像化;這就是危險。想想未來世界的財富。其實,在這個對照中,祂稱這世界的財富為不值錢的東西。他們很重要,但為未來的世界卻沒什麼用。這是邀請我們不要把它們偶像化,不要把它們絕對化。


    St. Ambrose講的非常好:「我們不要以為我們不能帶走財富,因為我們必須留在世上的東西不屬於我們,而是屬於別人。」因此耶穌稱它們為微不足道的東西;他們不會長存。然後,祂說:「不義的財富。」我已經解釋過耶穌為何稱之為不義,因為總是有些不正義。然而,祂稱未來世界的是真財富。


    祂說這世界的財富是其他人的財富。這很美,因為一切都是天主的,祂把這些東西,這些財富放在我們手中。他們有領受者;它們屬於其他人。如果有人讓我送包裹去一個地址,我把它據為己有,我就是一個賊。耶穌稱之為其他人的財富,因為你必須把它送到目的地。屬於你的是未來世界的東西;你交出的財富變成了你的,我們可以把它們帶到未來的世界去。


    主的最後一個建議:小心,一個僕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人:沒有一個僕人能服侍兩個主人。因為他若不是厭惡這個而愛那個,就是效忠這個而忽視那個。你們不能服侍天主,又服侍錢財。」我們願意朝拜兩個神並讓二者達成協議。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的命令是相反的。


    錢對你說:「我是你的主;你必須考慮我,我會給你要的一切;你向天主求奇蹟,但祂沒有成全;然而,我顯了奇蹟,無論你要什麼我都給。這假像讓你偶像化這世界的實相。耶穌告訴你要明智地利用;金錢是好的,但它只是你用來交朋友並創造愛的一個有用的僕人。這兩個主不能共存,因為金錢告訴你囤積、剝削、如果需要甚至可以欺騙、因為你將擁有更多的東西。


    天主告訴你的是相反的:分發、分享、交朋友,因為你已經用天主放在你手中的財物給了他們生命。


    祝大家主日好,並善度新的一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