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4, 2024

路9:18-24 - 丙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丙年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費爾南多‧阿梅利尼神父(Fr. Fernando Armellini)的釋義


路9:18-24

有一天,耶穌獨自祈禱,門徒們伴隨著祂,祂問他們說:「群眾說我是誰?」他們回答說:「洗者若翰呀!也有人說是厄里亞,還有人說是一位古時的先知復活了。」祂又對他們說:「那麼你們說,我是誰呢?」伯多祿回答說:「天主的默西亞。」然而祂警告他們,不可把這事告訴任何人。祂又說:「人子必須受很多苦,被眾長老、司祭長和經師棄絕,且要被殺,但第三天必要復活。」祂又對眾人說:「誰若願意跟隨我,應捨棄自己,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因為誰想救自己的生命,必會喪失生命;但誰為了我的緣故而失去自己的生命,這人必會救得生命。」


喜樂和希望的話語
大家主日好!
今天的福音經文開始時耶穌獨自祈禱。聖經作者路加在其他地方告訴我們耶穌有七次祈禱。耶穌感到需要祈禱,需要單獨的個人祈禱,因為耶穌總是想和天父的思想和旨意保持完全一致。祂同時教導我們祈禱,祈禱不是重複公式,而是讓自己被聖神的思想滲透,從而引導我們過著成為天主真正子女的生活。這在我們面前的形象,是肋匝納人耶穌的形象,祂始終與天父完全一致。 

耶穌建議我們也需要有這些靜默的時刻,以找回我們與天主的思想和旨意的距離。要找回這個距離,耶穌建議我們一個人在房間裡做祈禱,希臘語是“tameion”,意即在儲藏室裡,也就是位於肋匝納房屋下面的那些洞穴,這些洞穴沒有窗戶,它完全安靜。耶穌也建議關上門,這樣就不會有光,沒有這個世界的聲音,只有天主的光和聲音。

當我們進入這個「儲藏室」時,我們意識到我們常常仍然是野獸,正是因為我們自私、好鬥,甚至對我們的兄弟有暴力行為。儘管如此,如果我們在這種沉默中進入祈禱,當我們祈禱出來時,就像從子宮裡出來一樣,是一個新人,是天主真正的子女。這就是為甚麼我們需要這種祈禱的時刻。
 
今天的福音經文一開始就說耶穌獨自在祈禱,很快我們就會看到祈禱的門徒與沒有祈禱的門徒是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事情方式。門徒在耶穌祈禱後出現,耶穌問他們:「眾人說我是誰?」耶穌為甚麼在祈禱後向門徒問這個問題?他在祈禱時是否分心了?也許他曾想:「人們尊重我嗎?他們欣賞我嗎?」

耶穌的意圖與祂想去的地方截然不同。祂對自己是否受人尊重不感興趣,祂只關心教育門徒,讓他們成熟地瞭解自己的身份。祂很清楚門徒心目中的默西亞是怎樣的,耶穌想讓他們成長,讓他們能夠接受並追隨天主的默西亞。門徒們還沒有祈禱,因此,他們繼續記住他們所期待和渴望的默西亞。耶穌不是要向門徒提供訊息,而是想讓他們反思,希望門徒來尋找真理。 

我們常常以不同的方式行事,我們把真理扔給人們讓他們接受,但這會給他們帶來問題,因為他們不理解它。而耶穌使用了不同的教導方法使門徒成熟,使真理從他們身上顯現出來,使他們更好地接受真理,並銘刻在他們的思想和心中。

因此,祂想讓他們瞭解他們的主的身份,那麼問題來了:「群眾說我是誰?」它也可以是在問:「人們對我有甚麼期望?」這是我們應該問自己的問題,也是問今天的門徒,問今天跟隨耶穌的人;他們是耶穌的相熟人,他們與耶穌在一起,但他們也許不是真正的門徒。我們稍後會看到「成為門徒」意味著甚麼。

今天的基督徒對耶穌有甚麼期望?對人們來說,耶穌是誰?另外,對門徒來說,耶穌是誰呢?他們給的答案是:「洗者若翰、厄里亞、古時的一位先知。這就是人們對你的評價。」這是弟子們的回應。為甚麼他們會這樣回應?原因很簡單:不久前,他們去宣講耶穌託付給他們的使命,宣講天主的國,因此,他們接觸人們並向他們介紹耶穌。

人們明白了甚麼?明白耶穌是一位偉大的人物,一位先知、厄里亞、洗者若翰,他們都是以色列宗教史上傑出的重要人物。所以我們應該慶幸,因為他們欣賞並尊重耶穌,然而這結果仍令人失望,因人們不明白耶穌的身份。 

那些與耶穌混淆的人是誰?厄里亞:在耶穌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讓人想起厄里亞。人們接受了這些相似之處,並認為祂是厄里亞。這些與厄里亞相似之處是甚麼?他有清晰的願景,他是拒絕妥協的人,他相信唯一的天主。我們記得卡梅爾,他對人們說:「不要妥協,停止搖擺你的腳,一點點向左,一點點向右,一點點是,一點點不是」。一個果斷的選擇是必要的。 

在這一點上,耶穌與厄里亞相似,祂提出了唯一的天主,拋棄所有的偶像,否則,人就會成為這些偶像的奴隸,因此我們要決定選擇天主或金錢。諺語說:「不要把你的腳放在兩隻襪子裡」(don't keep your foot in two socks)。在這一點上,耶穌與厄里亞相似,人們也承認這種相似性,他們是敬拜唯一天主而不依附於偶像的人。

厄里亞愛人並關注他們。他關心窮人、寡婦、孤兒和遭受不公義待遇的人,這讓我們記得納波特的葡萄園。耶穌也很像厄里亞,因為祂關心那些最微末的人、窮人和寡婦。此外,厄里亞還參與了他人民的歷史。他與阿哈布、依則貝耳、巴耳偶像崇拜發生了衝突。在這一點上,耶穌與厄里亞相似,祂必須對應司祭、法學士、聖殿裏的異端和法利塞人。 

然後,像厄里亞一樣,耶穌非常果斷地提出祂的要求,祂想要的果斷抉擇而不是搖擺不定。我想說,耶穌也像厄里亞一樣,是一個祈禱的人,祂以一種非常不同的方式,當然,以非常不同的比例,將自己和天主聯合起來,而厄里亞也是一個跟隨天主、努力與天主結合的人。
然而,後來當厄里亞偏離祈禱時,他也犯了大錯誤,而當他進入有點像「儲藏室」(tameion)的曷勒布山洞穴後,從洞穴出來就成為了一個新人。此外,厄里亞和耶穌都是祈禱的人,人們已經掌握了這一點。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差異,因為厄里亞是一位好戰的先知,充滿熱情,但他也很急躁、狂熱、不寬容,並且會實施暴力。在這一點上,耶穌顯然與厄里亞不同。當祂的門徒向祂建議像厄里亞那樣讓火從天上降下來時,我們就會看到這一點。耶穌說:「別再發表這樣的言論了。」沒有偏執,沒有不寬容。耶穌提出選擇天主的國,選擇愛,祂不強加任何東西。 

那麼,人們對耶穌的瞭解是甚麼呢?他們把祂理解為以色列人民宗教信仰的淨化者,是一個恢復人們對猶太法律忠誠的人。他們把祂視為默西亞的先驅,他們不瞭解祂的身份。在逾越節晚餐時,一位母親在寂靜的房間裡拿著一支蠟燭,手裡牽著一個小孩,走到門口,開始仰望天空,聽聽是否有風吹過,因為厄里亞可能會來到。如果厄里亞來了,那麼默西亞也來了。所以,厄里亞是先驅。 

以色列人還沒有在耶穌身上看到祂真正的默西亞身份。他們把改變、淨化、改善狀況的希望寄託在耶穌身上,但他們不是寄望一個完全不同新奇的、全新的世界,因為他們還不明白。
然後,如洗者若翰,他很像厄里亞。我們記得加俾額爾對匝加利亞說:「他必靠著厄里亞的精神和能力行走在天主面前。」洗者若翰和厄里亞都同樣有著以天主為義及潔淨的形象。耶穌在這一點上也很相似,但祂帶來的改革行動並沒有像厄里亞那樣消滅天主的敵人,而是消滅了每個人心中的罪惡、莠子和雜草。祂的聖神不毀滅人,是摧毀邪惡。 

讓我們問問自己,今天人們如何看待耶穌以及他們對耶穌的期望。我認為即使在今天,他們大多數人仍將耶穌視為能夠解決他們的問題的人,這些問題是世界的問題,他們指望祂來解決他們的困難。也許這是因為門徒們的講道方式造成的,因為如果人們沒有接收到耶穌的真實身份,那是因為門徒們還沒有理解祂,透過門徒的講道,使人們產生了不正確的耶穌形象。 

即使在今天,許多人還沒有接受耶穌的真實身份,不僅是群眾,還有門徒是如此。許多基督徒只是陪伴耶穌,他們參加慶節和禮儀,然而成為門徒是一種選擇,這是要求很高的召喚的回應。人們必須要認清主耶穌的身份,因為耶穌不想欺騙任何人,他希望每個人都瞭解他是誰,以及跟隨他意味著甚麼。 

甚至在今天,許多基督徒跟隨耶穌,但還不是真正的門徒。耶穌問門徒們:「眾人說我是誰?」伯多祿回答說:「天主的基督。」緊接著,耶穌說了:「不要告訴任何人。」是甚麼原因呢?因為伯多祿說:「你是天主的基督。」與那些把耶穌想像為先行者的人相比,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伯多祿說:「天主的基督」,這是他心目中的默西亞,也是他所學到的。以色列人為何等待默西亞?因為祂要把以色列王國帶到全世界。在塔爾慕得(Talmud)中,據說每個以色列人都會有一群從異教徒手中奪來的僕人。這就是伯多祿心目中的默西亞:一個將統治全人類的默西亞,他們也將分享這位默西亞在地上的榮耀。這是伯多祿心中的默西亞。 

耶穌做了甚麼?祂開始嚴厲地斥責伯多祿,並命令他們不要告訴任何人這件事。這裡用了重要的句,「嚴厲命令他們」的動詞是ἐπιτιμήσας - epitimesas,這是耶穌趕鬼時使用的動詞。他斥責牠們,他把牠們從百姓中趕出去。如果使用這個動詞,那就意味著,伯多祿雖已經確認了耶穌的身份,他心裡想著:「你是默西亞」,然而在伯多祿身上,有一些魔鬼必須被趕出去,以淨化他心中默西亞的形象。 

耶穌嚴厲地責備了伯多祿,因為他好像被邪魔附了身一樣,耶穌必須淨化他內裡的邪惡元素,因為他心內默西亞的形像是惡魔般的,這與邪魔向耶穌提出的建議完全相同,但耶穌拒絕了。這不是天主的默西亞,與事實恰恰相反,耶穌不是統治者,而是僕人,這就是為甚麼伯多祿錯誤地對耶穌說:「你是天主的基督」。 

這話是對的,但他不應告訴任何人他的想法,因為他會誤導人,人們會跟隨錯誤的默西亞。對此,我們應該反思,傳道人不應該宣講人們喜歡的默西亞,他們必須宣告納匝肋人耶穌的真實身份。然後,人們可以決定是否接受祂,但他們不應宣講呈現一個人們會熱衷的默西亞,而應宣講真正的默西亞。 

耶穌非常熱衷於闡明這一點,祂是不會奪取權力,但祂會獻出自己的生命。在嚴厲斥責伯多祿之後,祂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人子」。我們可能不重視這個表達,但它在福音中出現了大約九十次,而且實際上只在福音書中出現過。 

耶穌口中常說的這句話是甚麼意思?當耶穌介紹自己時,他介紹自己是「人子」。這位人子是誰?它可以有多種含義,但在這種情況下,它只有一個意思:Son of Man,在阿拉美語中的意思是“man”=“ben adam”=“baremosh”,它的意思是「男人」。耶穌將自己呈現為人,真實的人,而不是仍然是野獸的人、非人的人,他沒有缺乏真人的特徵。祂是人子,一個真正的人。耶穌不是因為祂是牧羊人、默西亞和救世主而被定罪;祂將被定罪,是因為祂把自己描述為人子,是真的人。 

真人會惹惱非人的人,那些不屬於真人領域的人。這個真正的、合天主心意的人是甚麼樣的?他一定要受很多苦,這是必要的,他將遭受巨大的痛苦,因為他將受到反對,並被那些不是人的人所包圍,被一個由野獸和狼組成的自私的非人世界所包圍。人子,真正的人,將要受很多苦難。他就像一隻羔羊,來到狼群、野獸中間,他必然會遭到反對。他將會受苦,長老、大司祭和法學士都會拒絕他。 

這些人物是誰?他們是公議會、傳統僵化心態、經濟貴族,因此也是金錢的力量。耶穌被官方神學家、那些想要延續舊世界的人所拒絕,他們是這個世界的力量。當這些權勢支配人子時,真正的人就會陷入衝突並被殺死。這整個宗教機構是天主計劃的敵人。一位無償之愛的天主,一位像天父一樣愛的天主之子,卻被這個宗教機構所拒絕。這個世界的力量聯合起來阻止天主子的誕生,阻止新人的誕生,而不是舊人的誕生。 

「在第三天復活」,「三」這個數字代表完整性,即最終性。到了生命的盡頭,就會看出誰是人,誰不是人,誰仍然是野獸。那些以耶穌所提議以人子的身份生活的人,會遭受極大的痛苦。耶穌的身份一定讓伯多祿和其他門徒感到震驚,他們期待著一個不同的默西亞,但耶穌現在繼續建議門徒要像人子一樣,而人們可以堅持或拒絕耶穌提出跟隨人子的建議。

「誰若願意跟隨我」現在,耶穌向我們揭示了祂希望我們成為甚麼樣的人。這是祂提出的建議,祂不強加任何東西,祂沒有實施任何暴力,祂不會成為侵略者。祂提議人可以繼續調整自己的生活成為舊人,成為這個世界的統治者,或者,可以選擇成為耶穌所願意呈現的人。 

身為傳道人,我們必須有勇氣向今天的基督徒提出一些進取的要求,因為他們可能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是門徒。正如我之前所說,有些人與耶穌同行並陪伴祂,但並沒有把他們的生命完全放在耶穌的提議上。 

耶穌問甚麼?祂的要求:第一,棄絕自己。要成為真正的人,就必須忘記自己;一個人最終必須成為對兄弟姊妹生命的一份愛的禮物。這是第一個要求,這並不意味著放棄人性;恰恰相反,這並不是說我們必須在生活中做出奉獻,要我們遭受的痛苦越多越好,不是的。棄絕自己是成為一個真正人的條件,否則,我們仍然不是真正的人。如果我們想到自己並試圖為自己囤積物品,我們就不是真正的人。耶穌向我們提出做真正的人,那是忘記自己並成為愛的禮物的人,這就是人,這就是美好的生活,這就是自己生命的美麗。

因此,耶穌建議我們成為真實而美麗的人。我們想要脫穎而出,我們想變得偉大,我們想在這個世界留下我們走過的痕跡,我們希望因自己的美麗而受到讚賞。耶穌教導我們如何成為可愛的人。你是如何實現這一切的?我們是可以透過放棄這個世界的標準,即放棄暴力、虛假和追求自私的快樂來實現,因為所有這些選擇都使我們失去了人性。 

然後,「每天背起你的十字架來跟隨我。」背起十字架是甚麼意思?我們先來說說背十字架的意義。這個邀請在新約中出現了五次,但一直被誤解。在日常用語中,我們聽到每個人都要背負自己的十字架,或者更糟的是:「這是主派給你的十字架,或者是主派給我的。」這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扭曲的天主形象。天主並沒有派遣任何十字架,生命中的痛苦、疾病、失望、被遺棄、孤單和失敗都不是來自天主,它們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狀況,不是天主派遣它們來的,這不是耶穌對我們所說須背負的十字架。 

耶穌說:「應捨棄自己,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換句話說,是敢於做出我所做的選擇,致力於將世界帶入罪惡和不義世界之外的另一種現實。耶穌主張分享物品,而世界則主張累積和自私致富。耶穌提出服侍,而世界則提出統治。 

「背起十字架」意味著決定質疑舊世界並建立一個全新的世界,冒著生命危險去創造一個新世界,一個愛的世界,一個和平的世界。這個十字架就是那源於每天跟隨主,或冒著一切風險忠於福音,耶穌忠實門徒的疲勞所受的苦。
耶穌繼續說:「誰想救自己的生命,必會喪失生命;但誰為了我的緣故而喪失自己的生命,這人必會救得生命。」對耶穌來說,奉獻不是失去,而是實現自己,這是人生真正的成功。不奉獻的人生最終是災難性的、不成功的,因為你一無所有。所以,我們明白,害怕死亡的人是害怕奉獻自己,因為他擔心如果他不為自己保留這個世界的東西,他就會失敗。任何人憂慮奉獻自己的都不能成為基督徒,因為為耶穌要求我們獻出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們認真閱讀今天的福音,就會感到非常震驚,因為當我們不敢於不顧安危地遵從耶穌的提議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我們便要面對一個作為忠實信徒最高考驗的難關了。

祝大家週日愉快,並善度新的一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