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24, 2024

路10:38-42 - 丙年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丙年常年期第16主日


路10:38-42

這是FERNANDO ARMELLINI神父視頻的抄錄


大家主日好!

今天福音中講述的事情只有在聖路加福音中有記載。事情發生在一個不知名的村莊,但我們知道是在伯達尼,因為它講述的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家庭:瑪爾大,瑪利亞和拉匝祿。伯達尼在哪裡?看背景,你們看到橄欖山東邊的山頂;在旁邊你們可以看到一些房子。那是20世紀早期的伯達尼。今天的伯達尼城有2萬多居民。注意到在橄欖山頂上,有一個61米高的塔樓屬俄羅斯東正教的耶穌升天教會。東正教在那裡慶祝耶穌升天。但你不能爬那塔樓;我幾次嘗試求許可去爬那塔樓,但都沒成功。

從那個高度,你可以看到一個很大的全景。往南邊,你可以看到死海,Herodium, 白冷,赫貝隆。往北,你可以看到猶大曠野遠至撒瑪黎雅。讓我們想像我們上到橄欖山頂,從西邊下山到達耶路撒冷。這裡有張耶路撒冷城的照片;在背景中,你看到橄欖山的西邊的部分還有我指給你們的那個塔樓。這張照片是從宮殿的3個塔樓中的其中一個上面拍的。這宮殿是黑落德在耶路撒冷城最高的地方建造的,從這裡他可以看到整個城:在背景中是橄欖山,然後是聖殿廣場以及中央的聖所,聖所在金色石頭所在的地方。

我為什麼強調橄欖山?因為這給你個概念耶穌必須要走的路是怎樣的-在上周的福音中,當聖馬爾谷講到耶穌在耶路撒冷-夜晚,祂去伯達尼休息,早上,祂離開伯達尼去橄欖山上,然後祂一整天都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裡教導人,和經師及法利塞人辯論。這讓你有個概念耶穌每天要從伯達尼到耶路撒冷經過的路。

讓我們回到橄欖山的東部,我們以前在的地方。你們現在可以看到19世紀初的伯達尼;我們往前稍微移一點,因為19世紀的伯達尼和你在照片中看到的伯達尼沒有很大的不同。有人在那裡發掘過古跡,他們發現了曾被住過的洞穴,蓄水池,用具,烤箱,罐子和很多火把。讓我們現在看看有一天在伯達尼發生了什麼。讓我們聽聽:

他們繼續上路,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把耶穌迎到家裡。

事件是以耶穌和祂的門徒的旅行開始的。我們記得當祂仍在葛法翁時,祂決心要去耶路撒冷。他們經過撒瑪黎雅,他們在那裡被拒絕,現在他們到了一個村莊,在那裡一個女人瑪爾大把耶穌迎到家裡。讓我們注意聖路加告訴我們的:「耶穌進了瑪爾大的家。」門徒們在哪裡?他們消失了,他們沒有進瑪爾大的家;只有耶穌。為什麼?在聖路加和聖若望福音中這一家有象徵意義。讓我們觀察這個家由誰組成:沒有父母親、沒有丈夫妻子、沒有祖父母或孩子。這個家只有弟兄姐妹。

這家是歡迎耶穌和祂的福音的門徒團體的圖像。因此門徒們沒有進瑪爾大的家。他們就是當耶穌到達時歡迎耶穌的這家人。瑪爾大迎接了耶穌;沒有提拉匝祿;聖若望提到他。通常是男人,一家之主接待客人,當客人到時,他和客人一起坐下來。婦女們必須在裡面侍候,在廚房,這樣,她們就不會被看見。在這一家,角色顛倒了。主人是一個女人,瑪爾大;招待客人的是另一個女人,瑪利亞。

這裡我們有一個重要的訊息:耶穌被歡迎的地方,福音就臨到那裡,所有男女之間的偏見和歧視,這些是外邦文化遺留下來的,這些都被廢除並克服了。不僅是克服了女人居其次的角色;耶穌的行為很有突破性。在那個時代,一個男人接受一個女人的招待是非常不適宜的。耶穌沒讓祂自己受到傳統的限制;祂是一個自由人。

關於和婦女的關係,祂嚴格要求心裡潔淨,當祂說:「懷著欲望看一個女人的人已經犯了姦淫」…要求如此嚴格的祂和女人的外在關係是很自由的,因為祂有一顆純潔的心。有一個更重要的訊息構成了這個事件的中心主題。耶穌是天主,祂讓人接待祂。我們的天主需要進入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進入我們的家裡。我們學會了把天主當作一個坐在寶座上的國王,我們必須俯伏朝拜以獲得恩惠。讓祂生氣就糟糕了,因為祂變得很嚴厲。

我們的天主是非常有人情味,非常溫柔的;我們在耶穌內看到了這一點;祂是尋求我們陪伴的天主,祂需要被我們聽到。耶穌在耶路撒冷,那裡的環境很不友善;陷阱已經設好了,因為他們想指控祂並除掉祂。在這個背景下,當耶穌夜晚來到時,祂覺得需要找到一個熟悉的環境感覺到自在,可以被人們理解祂做出的勇敢選擇。祂尋找一個可以發牢騷的家。我們的天主就像那樣;祂需要愛,需要人的溫暖;祂渴望我們的友誼。沒有神像我們在納匝肋人耶穌身上看到的那麼完美。

在《默示錄》第3章,有一封非常有名的書信是復活的主寫給勞狄刻雅團體的。祂說:「我立在門口敲門,誰若聽見我的聲音而給我開門,我要進到他那裡,同他坐席,他也要同我一起坐席。」天主在門口敲門;不是強迫的聲音,而是提議去愛。愛人想要征服所愛人的心。這個被愛的人甚至可能把祂拒之門外,因為愛人提出了愛的提議,但總是讓人自由地接受祂。

現在瑪利亞入場了。讓我們聽聽:

「瑪爾大有個妹妹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祂說話。」

為什麼聖路加提到瑪利亞的姿勢呢?她坐在主的腳前。在巴勒斯坦的房子裡,沒有椅子,有墊子。所以,大家都必須坐在地板上。這不是一個小的注釋;這是非常恰到好處的表達。坐在主的腳前說明在門徒們中受到歡迎。這表達應用於那些經常正式上辣彼的課的人身上。比如在《宗徒大事錄》中,保祿驕傲地回憶他坐在偉大的辣彼Gamaliel的腳前。

瑪利亞專注地坐在耶穌的腳前絕對是新鮮事;沒有一個老師會接受一個女人作他的門徒。辣彼們通常說:「寧願把聖經燒了也不能把它交在一個女人手裡。」  還說:「女人不能念飯前禱」;「如果一個女人去會堂裡讓她藏起來;不要讓她在公共場合露面。「這個思想如此普遍以致於早期基督徒的團體也滲入了這種觀念。比如,保祿在格林多命令女人要在集會中保持安靜,不允許她們講話;如果她們想學東西,她們應該在家裡問她們的丈夫,因為一個女人在團體會議中講話是不合適的。

讓我們注意福音作者想要給我們的訊息。瑪利亞坐在耶穌的腳前不是閒聊,而是聽聖言。這是專心聽福音,聽主說話的門徒的圖像。現在聖路加讓不明白她的妹妹的選擇的瑪爾大入場;她不想讓她繼續聽下去,因為瑪爾大覺得似乎是浪費時間,她覺得瑪利亞應該馬上來幹活。讓我們聽聽:

「瑪爾大被許多工作弄得心煩意亂,就上前來對祂說:「主啊!我妹妹丟下我一人伺候,難道禰不介意嗎?叫她來幫幫我吧!」

路加不是給我們講述姐妹之間的小吵小鬧,這是我們在家裡常有的。它代表了瑪爾大;代表了今天的基督徒團體成員像瑪爾大一樣,很愛耶穌,迎接祂到家裡,即進入他們的生命中;他們領了洗,領了堅振,他們去教堂,但為他們而言,聽聖言是次要的;他們把聽聖言當作次要的,他們認為投身於工作的效率,成果…才是重要的,聽聖言可以先放在旁邊。

這是他想要告誡門徒的危險行為;他想讓他們知道不是出於聽聖言而做的事不會得到聽聖言的不斷滋養,很容易變得煩躁,焦慮,最後耗盡了所有的能量,耗盡了所有看到目標的興趣,讓他看不到他在生命中所做的一切的意義。我們想想有多少基督徒事業成功;他們一醒來就開始以滿滿的計劃讓自己不安;他們整天忙不停,晚上筋疲力盡都沒一分鐘的時間反省,並問他們自己他們所做的是否和主為他們的生命的計劃一致。

在瑪爾大的反應中,我們看到了這種不先聽聖言而做事的結果。這裡用的動詞「περιεσπᾶτο」意思是瑪爾大被許多工作弄得心煩意亂。她做了什麼? 「她上前來」-不是的,希臘詞不是她上前來,而是「ἐπιστᾶσα」,即她很不安,很生氣。這通常發生在沒有聽到聖言的人身上,她完全專注於行動,都沒時間呼吸。結果呢?她不滿意,她不平安。在她的反應中,我們看到了沒有好好計劃的工作的記號,沒有被聆聽所帶領的工作。結果是什麼呢?生氣,不安。瑪爾大向每個人發洩,甚至對根本不關人家的事的客人發脾氣。

現在讓我們聽聽耶穌給她的回答:

但是主回答她說:「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亂!其實最需要的只有一件。瑪利亞選了更好的一份,是不應從她奪去的。」

「瑪爾大,瑪爾大。」為什麼重複她的名字呢?在聖經中,這是召叫人時常用的:「撒慕爾,撒慕爾,」「梅瑟,梅瑟」「掃祿,掃祿。」瑪爾大被召叫作一個門徒。瑪爾大是一個好人;她付出自己但還不是一個門徒。成為一個門徒她必須明白把聽主的聖言放在工作之前,放在第一位聆聽聖言必須引導她所有的行動。不聆聽聖言的結果:「瑪爾大,你操心忙亂。」

動詞「μεριμνᾷς」在希臘文中描述了人心由於兩個相反的目標而產生的分裂。瑪爾大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不安,」動詞「θορυβάζῃ」的意思是:瑪爾大,你自己很混亂,因為你甚至不能享受你正在做的美好的事情; 你沒時間停下來享受生活,和弟兄相遇。要知道那不是工作,不是對他人的投誠,而是讓你遠離天主;是在這種工作中的疏離;讓你失去理智,沒有片刻的休息沒時間想別的。這讓你變得不像人,讓你忽視最基本的東西。最需要的只有一件事瑪利亞選了好的一份,是不會從她奪去的。

在這麼多的事情中相對的是什麼呢只有一件是重要的?我們的翻譯說「瑪利亞選了更好的一份」;沒有更好的一份,瑪利亞選了「好的一份。」教宗大額我略,在第6世紀時,區分了三種程度的成聖:平信徒的成聖,最低的;再高一級是司鐸的成聖,然後是至聖,就是僧侶的成聖,因為他們生活在默觀中。

瑪利亞選擇的好的一份是什麼?這裡指的是產業;我們在《聖詠》第16章中可以找到這一章是由肋未支派的一個司祭作的。當迦南地被征服後分裂了肋未人沒有得到一個特別的地域作為產業,只有他們可以居住的城市。他們繼承的產業以及他們後來留下來的產業就是在聖所裡服務。這是最棒的產業;永遠和上主在一起。這是瑪利亞選擇的產業;聆聽聖言,她整個的生命都生活得和主的旨意一致。

今天人們的大問題恰恰就在於忽視了這個好的一份,必要的一份,最基本的一份。這也發生在我們的堂區;我們可以證實有司鐸,有教教理的人,基督徒們,他們投身於很多的服務,熱心公益,教理,但如果這工作不是以先聆聽福音開始就會變成一種不安地尋找結果這常常成為嫉妒、爭吵、或尋找被認可的動機。耶穌沒有說瑪利亞不應該工作,而是說好的一份,不可或缺的一份,她選擇了聆聽引導所有選擇的聖言。

沒有人回應耶穌的話。似乎故事還沒有結束;似乎聖路加想要人注意沉默。這裡我們看到了瑪利亞的沉默;在整個故事中,她沒有說一句話,她沒有為自己辯護;她沒有解釋自己的選擇;她保持沉默。一切都讓我們想到她的沉默是一種默想的記號,是她所聽到的聖言內化的記號。這沉默後來甚至延長了;聽福音,聽主的話還不夠;必須還要反省,吸收,這只有在沉默中發生。現在瑪爾大需要坐在耶穌腳前聽祂講話,重獲平靜和內在的平安。

如果我們想結束這個故事,我們可以記得聖若望福音第12章中所記載的瑪利亞表明了聽主的聖言的結果。她沒有計較,而是把昂貴的納爾多香液倒在耶穌腳上。昂貴的納爾多香液是無條件的愛的記號,藉著對弟兄的愛她把那香液獻給耶穌。這愛的香液,是基督的愛,是質量最好的香液,聖若望說屋子裡充滿了香液的氣味。這愛的香液應該被所有那些來到我們團體的人立刻感受到,當這些團體,在他們的投誠中,在他們的工作中,以聆聽聖言為所有行動的開始時,人們立刻就會感受到這愛的香液。

祝大家主日好, 並善度新的一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